神舟十五號航天員名單(17男1女!第三批航天員沙漠訓練完成,神舟十五號會有他們嗎?)
“天宮”空間站在完成建造以後,基本構型呈T字形,由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3個艙段組成,每個艙段的規模都在20噸級左右。目前,我們的空間站正處於建造階段,天和號核心艙已經在太空中飛行,接下來我們還將會發射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2個艙段,在今年就完成空間站的在軌建造工作,隨後會轉入正式運營階段。
天和號核心艙有3個睡眠區,所以現階段原則上隻滿足1艘飛船的3名航天員在軌生活、工作,不過隨著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發射升空,空間站內就會有更多的睡眠區,因為問天實驗艙也有3個睡眠區。到時候,我們的空間站就會允許2艘飛船在軌輪,短期內可以滿足6名航天員在軌進行輪換。
而在空間站的建造、運營階段,有一個問題就是需要長期有人在空間站內,目前來說,這一點我們也是可以做到的。神舟十四號飛船已經在太空中執行飛行任務,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航天員已經在空間站內生活、工作了一段時間。這是第三批進入我們空間站的航天員,此前神舟十二號的航天員在空間站內駐留了3個月,而神舟十三號飛船的航天員在空間站內駐留了6個月,現在的神舟十四號飛船也將會在太空中飛行6個月,接下來準備發射的神舟十五號飛船的飛行時間也是6個月。相信現在很多朋友也開始關注神舟十五號的消息了,都想知道神舟十五號飛船什麽時候發射,也想航天員乘組都有誰。
第三批航天員沙漠訓練完成其實,在神舟十四號飛船發射升空之前,就已經選定了接下來2次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也就是說,神舟十五號飛船的乘組也已經選定,他們正在積極參加相關的訓練。隻不過,目前還沒正式公布神舟十五號飛船航天員乘組的名單,所以大家也不知道具體有哪些航天員會執行神舟十五號飛船任務。雖然名單還沒公布,但是在臨近發射時間,可能會出現很多網友推測神舟十五號飛船航天員乘組,有一些網友認為這次飛行任務可能是由第一批或者第二批航天員來完成,也有一些人可能認為這次飛行任務可能會有第三批航天員的身影,因為第三批航天員也已經在訓練中。
我們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早在2018年5月就已經啟動了,經過初選、複選、定選三個階段後,一共有18名符合條件的預備航天員從大約2500名候選對象中脫穎而出。可見,想要成為一名航天員還是比較難的,需要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方麵都要過關才行。第三批航天員中,有17名男性航天員以及1名女性航天員,其中包括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7名航天駕駛員以及4名載荷專家。
雖然暫時還沒公布神舟十五號飛船任務的航天員名單,但是有一些細節已經透露神舟十五號飛船的航天員中可能沒有第三批航天員。因為我們空間站建造階段會有6次發射任務,其中包括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這6次任務將會完成我們空間站的在軌建造,隨後才會轉入運營階段。而按照計劃,空間站建造階段的飛行任務主要是由第一批、第二批航天員來執行,第三批航天員則將會執行空間站運營階段的飛行任務。從這一點來看,第三批航天員大概率是不會參與神舟十五號飛船任務了。雖然目前還不需要馬上執行飛行任務,但是第三批航天員已經在抓緊時間參加訓練了。
第三批航天員在巴丹吉林沙漠中進行了曆時10天的“荒野求生”野外生存訓練,這是繼2018年我國航天員首次在著陸場區沙漠進行野外生存訓練之後,航天員再次前往沙漠地區進行野外生存訓練。在這次野外訓練中,執行航天員身穿艙內航天服,分成3人一個小組的形式在沙漠深處進行了一係列訓練,其中包括飛船返回後航天員自主出艙等過程,一直到被成功搜救。通過這些訓練,可以進一步提升航天員的野外救生技能,還能鍛煉他們的意誌品質以及增強團隊協作與凝聚力。
或許有一些朋友認為,在現在技術這麽發達的情況下,飛船返回地球時我們就已經提前知道飛船的著陸範圍,還能通過導航係統或者雷達來追蹤到飛船的實時位置,搜救隊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抵達著陸區進行搜救,為什麽還需要安排航天員進入到荒漠深處展開這些訓練呢?
不可否認,技術確實是越來越先進、成熟了,但是載人航天在還是一項高風險的事業,不論是飛船發射升空,還是在太空中飛行,或者是返回地球的階段,都可能會存在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如果出現意外,對於航天員來說可能就會構成威脅。特別是在飛行期間遇到了突發事情需要緊急返回地球,這時候飛船可能不會像預想那樣精準降落到預選的著陸區,可能會降落到較遠的地方。
因為在正常情況下,飛船正常返回的時間會計算好,這時候會考慮到著陸場的一些客觀因素,比如說風速、天氣的影響。如果飛船遇到緊急情況需要立馬返回,而著陸場的天氣狀況不是很好,風速比較大或者天氣比較差,著陸時候可能就比較困難。這時候地麵搜救人員可能需要更長時間來找到飛船,航天員就必須依靠自己來生存下來。所以,野外生存技能可以說是航天員訓練中的一項必修課。
外國宇航員會參加空間站項目嗎?這也是很多朋友關心的話題,外國的宇航員會不會進入我們空間站呢?目前,在軌運行的空間站有國際空間站以及我們的天宮空間站,其中國際空間站由16個國家參與建造,這意味著很多國家的宇航員都可以進入國際空間站。而我們的空間站是我們自己建造的,是不是意味著隻有中國的航天員才能進入我們空間站,外國的宇航員就不能進入呢?
顯然不是的。雖然我們空間站是自己建造的,但我們還是歡迎外國參與進來,其中就包括歡迎外國宇航員參與我們空間站的項目。另外,外國的宇航員也是希望能夠有機會進入我們的空間站的,因為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都沒有能力建造空間站,參與我們空間站或者國際空間站就是最好的選擇,而國際空間站距離退役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我們空間站真正建造中,所以進入我們空間站就成為了很多國家的選擇。
對於外國的宇航員來說,未來如果獲準進入我們空間站,既可以直接乘坐我們的神舟載人飛船,也可以乘坐他們自己的載人飛船,比如說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不過,外國的載人飛船想對接我們空間站,就需要滿足我們的要求,例如對接口起碼要符合要求才能完成對接的。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0条)